一、2024年度业务活动总结
(一)科技奖励
徐州市发明协会在2024年继续推进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覆盖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城市(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临沂、南京等市),重点奖励青年科技人才。例如,徐州地震监测站的高明智凭借地震监测领域的创新成果荣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体现了协会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支持。此外,协会通过“科创中国”平台徐州样板间的推广,进一步激励科技工作者参与发明创造,提名2024年度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奖和第十一届淮海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二)团体标准制定与科技成果评价
1.发布《企业研发支出管理规范》(T/XAI 20—2024)团体标准,于2024年12月召开专家审查会,推动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的规范化。
2.发布《科技成果评估规范》(T/XAI 2—2024),明确科技成果评估的流程、指标与方法,覆盖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四大类成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三)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
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协会加强专利保护与运用,组织专题会议和培训活动。常务副会长孟庆才共主持《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与防范》讲座3次,促进专利转化与科技资源共享。同时,协会积极参与“第十一届淮海科学技术奖”评选的提名工作,推动本地科技成果参与区域性竞争。
(四)会员服务与组织建设
1.通过第七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2024年10月15日召开),2024年进一步落实第七届理事会的规划,成立中共徐州市发明协会支部委员会,强化党建引领和内部治理,提升会员单位的凝聚力。
2.开展线上会议与培训,如腾讯会议形式的团体标准审查会,增强会员参与便捷性。
(五)区域合作与影响力提升
协会在淮海经济区深化合作,推动跨区域科技资源共享。通过举办2024年度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奖,扩大协会在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城市的影响力。
二、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深化团体标准化公司
实施T/XAI 20-2024《企业研发支出管理规范》和T/XAI 2-2024《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开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估试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数字化服务能力升级
以“数字化协会”为目标,优化“科创中国”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服务团平台功能,推动会员注册与资源对接的线上化。
(三)科技奖励与人才培育
1.扩大2025年度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合作单位,吸引更多发明人和中小企业参与。
2.联合高校与企业,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四)党建引领与会员服务创新
1.探索“党建+科技服务”模式,组织党员科技工作者进企业开展技术帮扶。
2.推出会员分级服务体系,针对重点企业提供个性化咨询与知识产权托管服务。
(五)区域协同与国际化拓展
1.深化淮海经济区科技合作,联合举办“2025年度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协同创新。
2.对接国际标准,鼓励会员参与ISO 56005《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贯标,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群团工作情况
2024年,协会通过以下举措强化群团组织功能:
(一)组织建设:完成第七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1名副会长,2名候补理事,增选江苏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总工办主任叶向阳为副理事长,建立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述职制度,优化决策与监督机制。
(二)党建引领:成立中国徐州市发明协会支部委员会,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增强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示范作用。
(三)会员互动:通过QQ群、线上会议等渠道,建立会员常态化沟通机制,全年组织79次科技成果评价会。
2025年,协会将进一步推动群团工作与业务融合,深入企业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并探索与高校科技处合作,培养青年发明人才。
2024年,徐州市发明协会在协会科技奖励、团体标准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2025年将围绕知识产权贯标、区域协同、科技成果评估等方向持续发力,为徐州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淮海经济区科创高地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