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由“科技评估标准化试点项目”承担单位江苏华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单位完成的“基于抗力和粘接的前牙残冠残根桩核修复的技术攻关”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文件、T/XAI
2-2024等有关规定,本着分类评估、系统性、定性定量相结合、可溯源的评估原则,按照必要的程序,采用现场会议评价方式,全面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转化推广潜力等内容,以及对该成果的技术创新度、技术成熟度、技术先进度进行评估分级,评估结论如下:
1.提供评价的技术文件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可靠,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以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从抗力和粘接两个角度出发,综合研究牙本质肩领高度、冠根比值、桩核材质选择、根管内壁的灌洗溶液及灌洗方法、不同粘接模式对折裂载荷、断裂模式及牙本质微观结构、粘接强度等的影响,探索残冠残根桩核修复发生折断和脱落的影响因素,提升残冠残根桩核修复治疗的成功率。
3.研究结果表明:
(1)牙本质肩领和冠根比对牙齿的抗折力均有显著性影响,在残冠残根颈部预备牙本质肩领时,无论采用铸造金属或纤维桩核修复,应兼顾牙齿冠根比的变化,保持桩核冠修复后的临床冠根比在0.90~0.92以内,以利于提高牙齿的抗折强度;
(2)根管内壁的清洁方法及粘接剂的不同酸蚀模式等对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有显著性影响,在桩核粘接时,与传统的注射器冲洗相比,超声荡洗或Er:YAG激光活化荡洗均可以有效清洁根管内壁残留玷污层,配合通用型自酸蚀粘接剂,可以显著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4.技术创新度1级;技术成熟度8级;技术先进度5级。
综上所述,评价专家委员会认为“基于抗力和粘接的前牙残冠残根桩核修复的技术攻关”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评价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该科技成果通过评价。
本次评价专家委员会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黄丽娟副主任医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姚淳副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锋副主任医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周玭主任医师、徐州市口腔医院王伟主任医师等专家组成。

(远程会议-评估项目组和咨询专家截屏)
来源:徐州市发明协会
|